“中國紅樓夢學會2024年學術年會暨新時代中國紅學三大體系建設學術研討會”10月18日至20日在安徽蕪湖舉行。
本次會議由中國紅樓夢學會、安徽師范大學文學院聯(lián)合主辦,安徽師范大學文學院承辦。來自北京、上海、天津等全國42個省市地區(qū)73家單位的120位代表齊聚一堂,共襄盛會。
中國紅樓夢學會名譽會長張慶善,中國紅樓夢學會會長、中國藝術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所長孫偉科,中國紅樓夢學會副會長、天津師范大學趙建忠教授,中國紅樓夢學會副會長、上海師范大學詹丹教授,中國紅樓夢學會副會長、中國藝術研究院張云編審,中國紅樓夢學會副會長、中央民族大學曹立波教授,中國紅樓夢學會副會長、南京大學苗懷明教授,中國紅樓夢學會學術委員會主任、浙江工業(yè)大學梅新林教授,清華大學周絢隆教授等專家學者出席會議。
大會開幕式由安徽師范大學文學院黨委副書記(主持工作)戴和圣主持。安徽師范大學校黨委常委、副校長曾黎明在致辭中介紹了安徽師范大學辦學情況和文學院發(fā)展情況,肯定了文學院從朱彤到俞曉紅教授,多位學者為當代紅學研究作出的重要貢獻,邀請與會專家學者常來師大做客。
張慶善回顧了1988年于蕪湖舉辦的第六次全國《紅樓夢》學術研討會,高度評價了朱彤在《紅樓夢》研究上的學術貢獻。36年的薪火相傳,是安徽師范大學紅學研究學脈承續(xù)的最好見證;同時指出《紅樓夢》作為文學經典,任何時候閱讀都永不過時,并補充著名紅學研究專家馮其庸的判斷,強調中國大學生閱讀《紅樓夢》的情況是衡量中華民族人文素養(yǎng)最重要的標志之一,鼓勵中國的大學生們都讀讀《紅樓夢》。
孫偉科指出當代學者應有的時代擔當是回答紅學學科體系、學術體系、話語體系的建設問題,這是回應學術原創(chuàng)、自主知識體系建構,進而形成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組成部分。
安徽師范大學文學院院長項念東介紹了該院近年來學科建設的成果,特別梳理了《紅樓夢》研究課程在文學院的開設歷程,指出目前課程建設的成果,形成了以中國語言文學專業(yè)選修課為主體,以校選特色課程和教師教育課程為兩翼的《紅樓夢》系列課程。
本次會議設置了3場大會主題發(fā)言和12場分會場研討。與會學者圍繞紅學的三大體系建設研究、紅學作為特色學科及其原創(chuàng)性研究、《紅樓夢》基礎問題研究、《紅樓夢》與其他文體的關系研究、《紅樓夢》跨文化傳譯與域外傳播研究、《紅樓夢》與經典文學教育研究六大議題開展了深入研討。
中國紅樓夢學會副會長,安徽師范大學俞曉紅作為會議主辦方致閉幕辭,她以“感謝”“感動”“感慨”三個關鍵詞概括發(fā)言。據介紹,全國各地研究《紅樓夢》的120位專家、學者為該校兩個年級600多名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,集中開了一門名叫“《紅樓夢》學術前沿”的專題課。
87版《紅樓夢》電視劇史湘云的扮演者郭霄珍回顧了當年參與《紅樓夢》電視劇的演藝經歷,強調本次學術年會是對《紅樓夢》經典的致敬,并表示《紅樓夢》能夠使讀者提高傳統(tǒng)文化道德禮儀涵養(yǎng),有助于增強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。
安徽師范大學文學院2022級漢語言文學(師范)本科生郭麗說,下學期就要進行教育實習了,本次學術會議讓她接觸到紅學研究的前沿,與《紅樓夢》整本書閱讀的教學實踐課程相對照,是最好的“職前培訓”機會,能夠更好地向中學生教授《紅樓夢》整本書閱讀課程。2022級中國語言文學專業(yè)碩士研究生吳敏說,此次盛會為她們樹立了正確的《紅樓夢》整本書閱讀教學觀,對她們日后踏上語文講臺、開展各類整本書閱讀教學,起到了“經典示范”的重要作用。
本次會議還特設了安徽師范大學博物館的參觀活動。安徽師范大學博物館是安徽省建立最早的高校博物館,其中趙世杰先生捐贈的明清家具——紅樓夢人物故事羅漢床,上面刻有“元春省親”等紅樓人物木雕圖。
關鍵詞: